首页>查看详情
苏州市2条线路入围“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名单
信息来源: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4/09/29 09:14:49   字号 【  
导读:

9月23日,中国公路学会旅游交通工作委员会公布“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名单,确定33个项目入围,我市昆山市蟹城“π”路、吴江区环长漾“稻米香径”成功入围。

蟹城“π”路

蟹城“π”路是由昆山市湖滨路、迎宾路、临湖路所形成的“π”形道路,串联了昆山市巴城镇众多文化旅游景点,使得地方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极具特色。包括“四个五”:五湖环抱的自然生态环境(阳澄湖、傀儡湖、鳗鲤湖、巴城湖、雉城湖);五大历史遗存(远古的巴王古城、春秋时期的八卦水城、南北朝的信义古郡、隋唐的绰墩山村、元明的玉山雅集);五大文化名片(鱼米稻乡、大闸蟹之乡、昆曲源乡、书法之乡、英雄家乡)和五大休闲景点(昆曲学社、巴解园、双湖欢乐园、华东生态农庄、小桃源湿地文化馆)。

蟹城“π”路也是昆山市巴城镇将享誉世界的阳澄湖大闸蟹销往各地的主要通道。2018年起昆山市对绰墩山村前的湖滨路进行全面改造,这条原本的“石炭路”摇身一变,成为开阔疏朗、极具田园风情的公路,也拓宽了绰墩山村的“致富路”,大幅提升了旅游、餐饮、民宿、农副产品等产业收入,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

环长漾“稻米香径”

“稻米香径”位于吴江区西南环长漾区域,全长约23公里,是联结旅游重点村、特色田园乡村、文旅业态、田园风光的一条乡村公路,因道路两侧多稻田和花卉,故名“稻米香径”,2023年入选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助力共同富裕典型案例。

作为蚕桑文化复兴带、水乡田园风光带的共同载体,“稻米香径”使区域内乡村交通网络成网成环,构建起“外部交通快捷,内部交通顺畅,慢行交通丰富”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不仅配套有车行和慢行系统,公交路线也由原来只到各自然村扩展到各村民小组。按照田园乡村整体的规划,由观光车把每一个景点串珠成线,形成了一个10公里的内循环。极大改善了当地出行条件,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打卡观光。

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产品业态多样、旅游设施完善,已形成了高品质的“吃住行游购娱”全域旅游空间。通过高标准规划设计、全方位人居环境整治、多渠道优质项目引进,使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休闲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新时代鱼米之乡”已经成为现实。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充分挖掘“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坚持推进“农村公路+”发展模式走深走实,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相关稿件: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 SZJT.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苏ICP备10219514号-1  网站支持IPV6
网站标识码:3205000039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6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