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州交通运输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养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在多个领域大显身手,取得荣誉奖项。
数字孪生协同船舶流量监测
2024年10月,第三届长三角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决赛成绩公布,市港航中心的《基于物联感知与多源数据融合的智慧港航数字孪生平台》和《面向内河航道网特征的交通量智能感知技术》两个项目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12月,《基于物联感知与多源数据融合的智慧港航数字孪生平台》再次荣获第二届“上港杯”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三等奖。项目覆盖了航道、船闸、港口等业务,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数据融合应用实现航道智慧分析、船闸智慧管理、态势综合分析、港航业务协同等需求,充分发挥了港航的数据要素应用价值。《面向内河航道网特征的交通量智能感知技术》基于激光雷达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船舶智能化监测和统计,为提高内河航道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智慧航道”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通讯光网保障运河水上交通
2024年11月7日至8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智慧交通决赛在北京落下帷幕,苏州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牵头参赛的《千兆光网·千里眼·服务千万人——京杭运河苏州段“千兆光网+水上智慧哨卡”应用示范》研究,在全国1070个参赛项目脱颖而出,经过2日的激烈的角逐,荣获全国二等奖。苏州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充分结合苏州交通运输大数据创新应用实验室载体优势,联合中国联通苏州分公司、苏交科集团、苏州智能交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合作研究,为水上监测、精准预测、服务水上从业人员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人工智能在水上应用的创新尝试,部分成果已经成功服务于水上应急、船舶识别等现场管理实际工作中。
5G通感推进立体融合监管
2024年12月11日,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综合总决赛落下帷幕,市交通执法支队智蓝无人机组参赛项目从4.4万余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三等奖。机动执法大队智蓝无人机组上台报告了在5G通感技术与无人机水上执法领域的融合探索成果,提出“水陆空”一体化新型交通执法监管探索模式,水上感知监测新渠道,及低空经济时代无人机空中监管展望,最终获得全国综合赛总决赛三等奖。
交能融合便利国道司乘
2024年12月12日,第二届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技术论坛在武汉举行,G312古南服务区暨中油花桥综合能源站改造提升项目入选“2024年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案例”。古南服务区利用原G312收费站办公用房开展改造,打造苏州普通国省道首个可加油服务区,借力中石油综合能源站货车引流效应,拓展普通公路服务区公益覆盖面,配备600kW液冷超充枪2个,250kW快充枪21个,利用322㎡停车棚开展光伏发电助力经营办公,日均充电5200度,氢气日均销售18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