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区2022年度公交乘客满意度为86.4%,与2021年比基本持平。本次评价体系由安全、可靠、便捷、舒适、经济5个方面20个指标组成,调查显示各指标均达到较满意水平。调查采用线下调查和线上问卷两种形式,共收到有效问卷5045份。线下实体调查在姑苏区、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吴江区共选取69个公交站点。2022年,市民对常规公交经济性、安全性方面指标满意度较高,“支付方式多样”稳居首位,“票价合理程度”“车辆服务设施”首列入满意度排名前三。“公交候车时间”“公交线网布局”“出行时间可靠”三项满意度相对较低。相比2021年,“舒适”指标满意度提升幅度较大,“可靠”“便捷”满意度略有下降。
2022年,公交行业坚持服务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全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安全与服务监督。组织安全检查30余次,下发通报30余期。组织服务检查800余次,检查车辆3400余辆、中途站2000余个、场站100余个,下发反馈38期。梳理分析乘客来电、来信数据2.4万余条,每季度下发服务质量信访数据分析报告。委托乘客委员会对反响集中线路开展专题调研20次,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严防病毒公交传播链。组织线路甩站等600条次,视频抽查近7000辆次,日均消毒车辆4600辆次,从业人员按规定开展健康监测。
二是持续升级车辆和场站设施。新购置纯电动公交车510辆,实现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全覆盖,氢能源公交车首次投运。新购置公交车全部为低入口车辆,新购置公交车全部为8米以下。提升场站设施智能化、适老化水平,净增场站3处,新增、优化中途站300余个,新增候车亭140余个,更名场站18处,新增电子站牌46个,完成6对适老化及便民服务站台改造。
三是聚焦品质优化线网服务。新辟优化线路175条,填补盲区近46公里,解决乘客诉求热点230余个,390余个居民小区、学校、商圈公交服务得到加强,加密班次80余条次,延长服务时间50余条次,线网整体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深度推进两网融合,新辟优化轨道接驳线路56条,64个轨道站点接驳能力得到加强,对15个轨道站点周边的公交中途站优化,乘客换乘距离小于100米,“今日苏州公交”微信公众号增加轨道查询功能。多样化服务持续拓展,满足乘客更高品质出行需要。开通通学公交线路27条、阶段性旅游专线等多样化线路62条、开通并稳定运营5条线上定制公交线路、新增试运营线上定制公交20余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四是深入一线广泛宣传引导。开展“三进”活动,开展走访300余次,走访120余个社区,进工业区、企业、厂矿、学校等100余个,大客流站台近300个。与90余个单位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收集意见建议290余条。充分依靠乘客委员会桥梁纽带作用。实地跟车调研500余次,赴一线走访驾驶员、分公司40余次,提交意见建议50余份,乘委会微博发布信息1万余条,粉丝数量近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