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总体要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面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努力当好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
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是交通强国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依托,是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交通建设行业转型升级、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其实质是工程建设模块化管理、标准化设计、精细化施工、智慧化管控、数字化科研的集成,呈现出来的是一流的设施、先进的技术、现代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
苏州坚持以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为主线,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的,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标准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建立了行业主导、产业发展、项目推动、个人提升的四级建设体系,构建了行业全面参与、理念全面提升、项目全面覆盖、技术全面领先的新格局,积极打造省、市级交通品质工程样板,不断推动施工技术“微创新”,从质量安全、智慧建造、绿色低碳多维度持续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及工程本质内涵。
十四五以来,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连创新高,分别完成
230.89亿元、243.63亿元、289.42亿元。
截至目前,铁路通车里程424.4公里,在建铁路里程338.6公里。先后建成沪苏通铁路、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沪宁沿江高铁,沪苏湖高铁年内具备通车条件,通苏嘉甬高铁、北沿江高铁加快建设,如通苏湖等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丰”字形国铁网和环射结合城际铁路网布局逐步形成。
截至目前,公路里程114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20公里,位居全省第一。沪武高速太仓至常州段扩建工程、张皋过江通道、海太长江隧道等项目加快建设,桐泾路北延、312国道苏州东段等一批项目建成通车,公路路网体系更加完善。
截至目前,内河航道287条,总里程2786公里,三级航道242公里。申张线青阳港、长湖申线(苏浙省界至京杭运河段)、京杭运河江苏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苏州段)等项目主体建成,苏南运河市区段、苏南运河吴江段、杨林塘航道整治等工程完成竣工验收,实现三级航道里程增加69公里,有力促进了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建设。
截至目前,沿江港口建成生产性泊位303个,综合通过能力3.86亿吨位列全省沿江港口第1。内河港建成生产性泊位1175个,综合通过能力2.36亿吨,位列全省内河港口第1位。太仓港集装箱四期码头作为长江流域第一个堆场全自动码头投运,建成张家港港区集装箱码头改扩建工程、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中港池等项目。
十四五以来:
1个
项目获得詹天佑奖;
2个
项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
8个
项目获得省部级优质工程奖;
完成科研课题
47项
;
形成规范、标准
31项
;
完成工艺工法
42项
;
15个
项目通过省级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评价或验收;
完成
41项
省级样板要点任务,
139项
市级样板要点任务;
授权专利
128项
;
发表论文
33篇
;
取得QC成果
104项
。
不断强化行业引导,充分发挥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的引领带动作用,坚持将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评价标准贯穿于每一个交通重大项目的全过程。
1.建立健全工作体系。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搭建了制度完善、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成效明显的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工作体系,形成交通建管部门总牵头,部门间协同配合,省、市、区(县)上下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
2.丰富高质量发展内涵。
全市搭建交通建设管理、技术创新、数字应用交流平台,邀请行业专家专题授课,组织参建单位经验分享,举办技术创新大赛,印发典型案例集,从质量安全、智慧建造、绿色低碳、信息融合多维度提升工程本质内涵。
3.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建立了品质工程创优激励机制,将创优评优纳入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在履约考核中突出工作成效,完善信用体系。鼓励重点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省部级质量奖,引导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
对标对表国际国内先进,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放松,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全力塑造典型标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1.打造示范引领工程。
秉承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攻克了大盾构浅覆土下穿运营高铁等技术性难题,打造了312国道苏州东段、桐泾路北延、太仓港四期等一批示范引领公路水运工程。目前正加快建设长湖申线“智慧航道”、苏台“智慧高速”等重大项目,推动新基建应用发展。
2.树立先进典型样板。
聚焦现代工程管理、质量安全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等,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攻关,每年凝练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苏州样板成果,苏州水运工程3D打印等是交通强国部级验收的重要支撑。
3.培育产业发展龙头。
积极培育头部企业,4家苏州本地施工企业入围江苏交通建设企业20强。针对交通行业发展方向,专题组织智能建造、数字交付等研讨会、座谈会,激发创造活力。探索公路建设行业产业工人培育新模式,打造产业工人培训基地。
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动力,加强建设理念及技术创新,依托创建示范项目强化交通科技攻关力度,为工程品质提升注入强大动力。
1.以技术创新推动工程耐久性提升。
依托全市重点项目,在长寿命路面、钢结构组合桥、低净空钻孔灌注桩等方面实现新材料、新结构、新装备的突破。从施工工艺、材料设备、安全措施、试验检测等角度出发,构建提升公路水运耐久性水平的保障体系,制定发布一批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标准指南。
2.以数字技术助力智慧建造转型。
数字交通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市重点工程实现了BIM技术全面应用。特别依托苏台高速,开展了BIM正向设计,搭建了BIM+GIS综合业务管控平台,目前正开展数字交付研究应用,力争实现“一模到底”,数字信息模型向运维传递。
3.以绿色低碳助力“美丽苏州”建设。
始终坚持擦亮绿色这一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积极开展航道疏浚土资源化利用及干线公路泥浆固化处置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积极开展路侧绿色生态专项设计,取得团体标准《高等级公路绿色生态设计指南》。
品质工程创建永远在路上。苏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在思想认识上持续强化品质思维,在工程管理上践行创新理念,在新技术融合上强化智慧发展,在工程本质上保障质量安全,在施工环节上弘扬工匠精神,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建设管理水平,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