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查看详情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嵘调研交通运输领域新业态群体服务工作
信息来源: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4/12/23 10:38:39   字号 【  
导读:

12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嵘,市总工会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部长缪丹、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联会主席姜浒、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副部长彭建国一行调研交通运输领域新业态群体服务工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戚振宇,苏州火车站、邮管局、苏汽集团、局工会、党宣处负责人参加调研。

陈嵘一行赴苏州市网约车行业党群服务中心,听取了网约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介绍并现场交流,了解了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关爱设施、挂钩联系机制、党建联建项目等情况。向网约车司机代表送上慰问品、新春文艺惠工演出票和心理关怀服务卡、维权案例、慰问信等“暖心礼包”,把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感谢他们为城市美好出行做出的积极贡献,叮嘱他们节假日期间为广大乘客提供文明、安全、优质的出行服务的同时,注意劳逸结合,确保人身安全。

座谈会上,围绕交通运输领域新业态群体关心服务、春运返乡、关爱春节留苏“一员两司机”家庭等议题,与会单位根据自身职能,交流了服务新业态群体工作情况和有关建议。

戚振宇围绕“推动‘车轮党建’入心入行”交流了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服务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群体情况。他指出,近年来,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按照“扩大覆盖、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齐抓共管”的思路,实行排查、组织、关爱和激励矩阵化工作模式,以高质量“车轮党建”赋能道路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划好报到入列的“回归线”,帮助两类群体找到心安处、行归处。联动市委两新工委、总工会等9个部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市县“1+10”行业党委联动发力,实施“组织吹号、司机报到”召集、“运政在线”系统起底、海棠先锋走访摸底,推动道路运输领域党员应管尽管、党组织应建尽建。建立“三帮三化”挂钩联系制度,实行“两周一提示”问效机制,推进网格化党支部有形化覆盖、有效化运行。

二是浇铸政治底色的“生命线”,引领两类群体始终心向党、行向党。将学习阵地建在行驶线上、轨迹点上、服务站上、云平台上,实行学习教育“套餐制”、理论课堂“分餐制”、流量助学“快餐制”。深化“支部亮旗帜、党员亮身份、车辆亮标识、服务亮承诺”活动,发动苏城“驶者”变身爱心送考、爱心助老等文明新使者,打造多个网约车党群服务流动阵地,使车载阵地成为移动的党群宣传栏、温馨的客户服务端、延伸的文明实践点和无声的城市推荐官。

三是保持真心关爱的“恒温线”,务求两类群体一路心无忧、行无碍。畅通“行业党委—网格化党支部—司机群体”服务链路,把红色引领、绿色通办、蓝色优服、青色守护、橙色温暖“五彩”关爱做到车程上、送到心坎里,让“春送吉祥、夏送清凉、秋送安康、冬送暖阳”四季常青常盛。推动“暖新1路”特色专线、“港城车大夫”特色服务、“虞路赤程”特色项目、“江城畅运”特色窗口等百花齐放,努力让项目品牌成为两类群体人人皆知、口口相传、念念不忘的集体印象和独家记忆。

陈嵘肯定了各单位有关新业态群体服务工作,围绕大家提出的举措与建议,强调,一要进一步扩大行业建会覆盖面。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属地管理机构,因地制宜、多级联动、协同发力,宣传建会政策,畅通入会渠道,持续推动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建会和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业态劳动者群体入会工作,不断扩大工会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二要进一步提升关爱帮扶精准度。深入基层一线倾听职工心声,聚焦职工群体差异化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建好建优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等户外劳动者服务阵地,推动信息共用、资源共享、工作共促,把工会组织的关爱帮扶真正落到实处。三要进一步拓宽维权服务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广泛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普法宣传和心理关爱活动,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延长工会服务手臂,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相关稿件: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 SZJT.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苏ICP备10219514号-1  网站支持IPV6
网站标识码:3205000039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6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