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全国首批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案例。经省交通运输厅推荐,苏州市张家港港务集团申报的《干散货码头绿色智慧全要素管理和全流程无人化作业系统》案例成功入选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代表案例,也是江苏省唯一一个入选的散杂货码头案例。
该案例针对传统干散货码头普遍存在的运营管理粗放、作业效率低、安全风险高、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进行示范应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张家港港务集团围绕作业自动化、现场无人化和管控智慧化深入开展创新研究,在行业内首次构建了干散货码头绿色智慧全要素管理和全流程无人化作业系统,为干散货码头数字化转型升级树立了样板典型。
蝶变升级,实现干散货码头全流程无人化作业
开展门座起重机、斗轮堆取料机、装船机、装载机自动化、无人化改造以及带式输送机智能巡检改造,构建干散货码头生产作业全流程智能控制技术体系,实现了干散货码头卸船、水平运输、堆场作业、清舱、装船等所有作业环节的自动化、无人化;建立多台设备协同作业策略和智能化控制算法,达到多机调度及协同作业的目标,有效提升设备自动化作业效率,实现了港口工人由“蓝领”向“白领”的历史转变。
智慧大脑,构建全要素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
开发基于“物联网+”的干散货码头全要素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干散货码头人、货、场、车、船、机全要素的管控一体化,真正做到现场关键要素的可视化、全定位、能追溯、可监管,建成张家港港智慧运营中心,推动港口生产运营管理由“模糊定性”向“准确定量”变革。
数字赋能,实现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
研发全国首套粉尘多维监测与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粉尘浓度云监测、精准锁定起尘点、喷淋启停全智能”三大创新突破,建立环保节能智能管控技术,开发了智慧生态管控平台,构建了覆盖大气、能源、水污染物、岸电等要素的系统监测与智能管控体系,提升了环境精准治理水平。
案例应用以来,干散货码头一线作业人员减少了12%,能源消耗减少了10%,运行成本降低了8%,粉尘TSP浓度降低了28%,生产效率提升了11%,每年可节约费用支出约1100万元。